奉陪颖叔赋吐绶鸟

佛舍有珍羽,垂颔袐文绶。 对客辄复吐,粲粲如𫄨绣。 其吐岂适然,乃在喜惧间。 已吐亦复收,仓卒一瞬还。 绿玉耸角毛,褐羽殊斓斑。 方其振舞时,意气艶且闲。 吾欲语阿师,不如放深山。 稻粱使自得,不复劳深关。

译文:

在寺庙里有一只珍贵的鸟,它下巴垂着犹如神秘华美的绶带般的羽毛。 它面对客人就会把这羽毛展示出来,色彩鲜明得如同精美的细葛布刺绣。 它展示羽毛哪里是偶然之举呀,是在欢喜或者恐惧的情绪之间才会这样。 展示完之后它又会把羽毛收回去,一瞬间就完成了这一动作。 它头上绿色如玉般的角毛高高耸起,褐色的羽毛斑斓绚丽。 当它振翅起舞的时候,那神态既艳丽又闲适。 我想跟寺庙里的师父说,不如把这鸟放回深山。 让它自己去寻找稻粱食物,不要再把它关在这深院里让它受苦了。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