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阁

秦王昔东狩,猖狂慕长生。 訾黄杳不下,空山独含情。 瞻彼万仞势,强兹千载名。 居然作南屏,翠影临重城。 伊昔贤太守,乐此烟云轻。 凭髙结华构,显敞资神明。 后来宅此地,决讼休群氓。 仰止镇静姿,仁心繇是闳。 东州七万井,利病随时平。 百姓望太守,云间引双旌。 政成宴宾从,笾豆陈前楹。 上下此相乐,于焉歌太宁。 眄想仲蔚隐,聿怀安石清。 荒湛焉用戒,终想愧峥嵘。

译文:

当年秦始皇到东方巡视,狂妄地追求长生不老。 传说中能乘之升天的訾黄鸟始终没有降临,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山峦似乎独自含着深情。 看那山峦高耸万仞的气势,强行有了流传千年的声名。 它宛如天然屏障矗立在南方,翠绿的山影俯临着重重城郭。 从前有贤明的太守,喜爱这里轻盈的烟云。 他登高建起华丽的楼阁,楼阁宽敞明亮,仿佛能让神明栖息。 后来的官员居住在此地,在这里处理诉讼,让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 大家敬仰太守沉稳安静的姿态,他的仁爱之心也因此更加宏大。 东州有七万人家,各种利弊之事都能被及时平息。 百姓们盼望太守出行,就像盼望云间飘动的双旌。 太守政务有成,宴请宾客随从,各种礼器陈列在堂前。 上上下下一同欢乐,在这里歌颂天下太平。 我遥想张仲蔚那样的隐士生活,心中怀念谢安那样的清正贤良。 哪里用得着警戒过度沉溺享乐,终究觉得自己愧对这巍峨的山川。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