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荷二首 其一

庭下竹青青,盆荷水面平。 谁言无远趣,自觉有余清。 影倒假山翠,波光朝日明。 涟漪尤绿净,凉吹夜来生。

译文:

庭院下面的竹子一片青翠,盆里荷花与水面相平。 谁说这样的景象没有高远的意趣呢,我自己就觉得这其中有着无尽的清幽。 荷叶的影子倒映在翠绿的假山上,水面波光粼粼,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明亮。 水面泛起的涟漪特别的碧绿纯净,清凉的风在夜里悄然吹来。
关于作者
宋代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