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亭

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髙亭破远空。 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 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译文:

居住在城里,平日里根本看不到重重叠叠的山峦。于是建起这座高高的亭子,仿佛它一下子冲破了远方的天空。 站在这亭子上,四周空旷虚无,我简直怀疑自己已经置身于天空之外。环绕着亭子漫步,就好像自己在一幅幅精美的画屏中游走。 山间凝聚的雾气和散开的云霭,一层又一层地涌现出来。那山峰,如同被雕琢过的美玉,排列得整整齐齐,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样的青翠秀丽。 我只是暂时登上这亭子游览一番,就已经舍不得离开了。这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致,都该属于这建造亭子的贤德之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