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吏亭

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译文:

身为这山野小吏,我早已厌烦了官府公堂的案牍劳形,于是我打开轩窗,目光越过郡城的围墙。 那残存的花朵,仿佛是炎帝花园里遗留的景致;西斜的落日,洒在尉佗曾统治过的这片土地上。 层叠的山峦将各个粤地分隔开来,重重的城墙截断了那荒远的地方。 在那偏远之处,是蛮人聚居的村落,人们从事着耕种和养蚕的农事;而炊烟升起的地方,已然属于大汉的封疆。 天上的云,如同漂泊到蓬莱仙岛一般,变幻多姿;天空的形状,仿佛要压向那遥远的夜郎。 我驾着一叶扁舟,悠闲地与同伴一同出游;远方,美好的树木整齐地排列成行。 梅雨时节,千林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静谧;春风轻拂,百草散发着阵阵清香。 远处的人家,好似漂浮在浩渺的水面之上;那险峻的鸟道,渐渐消失在一片青苍之中。 站在这高爽干燥的地方,我的诗魂也变得强健;空旷明亮的环境,让这夏日的景色都多了几分清凉。 待到多年之后我再次回首往事,只怕会因自己的无所建树而愧对这如甘棠般的百姓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尧佐

陈尧佐:(963-1044) 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阆明阆中 (今属四川) 人。端拱元年 (988) 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以太子太师致仕。工诗善书,存词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