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绿鬓年来已渐雕,旧游芳草路迢迢。 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译文:

近年来,我乌黑亮丽的头发已经渐渐稀疏变白了。回想起过去在岐山游玩的时光,那长满芳草的路途是那么遥远。 远处横亘的山峦,翠绿一片,恍惚间就像是当年歌女那含情的黛眉;轻柔的柳梢随风拂动,仿佛能让人认出是舞女那婀娜的腰肢。 在秦地的原野上,我从梦中醒来,只留下满心的遗憾。在洛阳城里,我把诗吟到尽头,却依然孤独无聊。 夕阳西下,我登上高楼极目远望,这才发觉离别的愁情又增添了许多。
关于作者
宋代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