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 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 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 岩廊惭旧德,书殿愧群英。 白发将何补,丹心忽自惊。 敢言陪邴魏,三接奉休明。

译文:

我负责这次求雨祭祀的事务,斋戒期间居住在靠近皇宫的地方。 皇宫重重宫门之外,夏日的雨刚刚停歇,高大的树木上,夕阳渐渐升起光辉。 朝会散去,中书省所在的掖垣一片寂静,微风拂来,钟漏的声音格外清晰。 面对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我在朝堂上深感惭愧;和集贤殿中的众多才俊相比,我也自觉有愧。 我已头发花白,还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心中那一片赤诚之心,忽然让我自己也为之震动。 我怎敢说能与西汉的邴吉、魏相那样的贤相相比呢,只是有幸多次得到陛下接见,亲身侍奉这美好的清明之世。
关于作者
宋代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