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廓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盐穴狂风号,峭壁浓岚滴。 胆气高虚空,眼目无疆域。 幽耳如洗濯,刚肠若刳剔。 高谭俗不闻,嘉句景来索。 四时归牢笼,万象在咫尺。 山势出嵩华,地界连虞虢。 意脱喧卑场,神入清虚宅。 千峰如聚拳,万木同森戟。 白云闲不动,飞鸟忽相逆。 平莎类裀褥,远籁当琴瑟。 定交心欲剖,言利口难擘。 不作蔽日云,愿为补天石。 道在乐诗书,时平偃金革。 笑傲得良朋,狂散绝勍敌。 笔功压班输,酒肠欺乌获。 逸思骤雨倾,欢情湍水激。 玄门匪防御,学海讵沉溺。 实果间酒巡,邻谷和歌拍。 头鄙钟仪冠,足爱谢公屐。 静胜贯兵法,默论通禅寂。 聚散伤轮蹄,兴亡悲简册。 回飚激吟魂,长空挂醉魄。 泉石无荣枯,尘埃自休戚。 鸟道晚采樵,人家晴种麦。 暮野牛羊杂,重虚鹰隼击。 涿鹿树围青,盐池霞照赤。 画牛羡山相,狎鸥怜海客。 古人何卑屑,束缚于名迹。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巨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于是
译文:
淳化五年秋天八月二十四日,巨鹿的魏野、江东的僧人用晦、赵郡的李识登上解城,瑯琊的王衢让大家联句成诗一章,总共六十四句,请求给诗题个名。
我们登上这高城悠闲地四处眺望,秋天的景色与那辽阔的碧空相连。
向四周望去,视野开阔而平坦,心中万般忧虑一下子都消散了。
我们的精诚可让日月都为之暗淡,心胸旷达得觉得天地都显得狭窄。
豪迈的气节独自高耸,愤懑之气好似要向四面八方喷射。
盐穴中狂风怒号,峭壁上浓重的雾气仿佛在往下滴落。
我们胆气高过虚空,目光所及没有疆域限制。
耳朵好似被清洗过般清净,刚直的内心如同被仔细剖析过。
我们高谈阔论,世俗之人难以听闻,美好的诗句随着眼前景色自然涌现。
春夏秋冬四季仿佛都被我们收进心中,世间万物近在咫尺。
这里的山势可与嵩山、华山相媲美,地域与古时的虞国、虢国相连。
我们的心思脱离了喧闹卑俗的尘世,精神进入了清净虚空的境界。
千座山峰如同紧握的拳头聚集在一起,万棵树木像林立的兵器般森然排列。
白云悠闲地一动不动,飞鸟突然迎面飞来。
平坦的莎草如同华丽的褥垫,远处传来的声音好似悦耳的琴瑟之音。
我们交心时恨不得把心剖开,对于谈论利益却难以开口。
我们不想做遮蔽太阳的浮云,只愿成为补天的石头。
坚守道义就乐于研读诗书,时世太平就停止战争。
与好友一起笑傲江湖,肆意放纵,没有强劲的对手能阻挡。
我们的笔力胜过巧匠班输,酒量能比过大力士乌获。
超凡的思绪像骤雨般倾泻,欢快的情绪如湍急的水流般激荡。
玄奥的学问之门没有防备阻拦,知识的海洋怎能让人沉溺其中。
品尝着果实,轮流饮酒,相邻山谷的回声应和着歌声的节拍。
我们鄙夷像钟仪那样戴着南方的帽子,却喜爱像谢公那样穿着登山的木屐。
以静取胜贯通了兵法,默默思考领悟了禅机的寂静。
感叹人生聚散如同车轮马蹄般匆匆,悲叹朝代兴亡都记载在史册之中。
回旋的狂风激发着我们的吟诗作赋的灵魂,我们仿佛醉魂高悬在长空。
泉水和石头没有荣枯的变化,而人间的尘埃却自有忧愁和欢乐。
傍晚在险峻的山路上有人砍柴,晴天里农家忙着播种小麦。
暮色中的田野里牛羊混杂,辽阔的天空中鹰隼在搏击。
涿鹿一带树木环绕一片青绿,盐池被晚霞映照得一片赤红。
羡慕那些像山中宰相一样隐居的人,怜惜那些与海鸥亲近的海上之人。
古人为何如此卑琐,被名声和事迹所束缚。
关于作者
宋代 • 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