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虽同雨露,晚不怨乾坤。 五色中偏贵,千花后独尊。 馨非惭黍稷,采合胜苹蘩。 蛱蝶寒犹至,鹪鹩静亦存。 味堪资玉铉,光欲夺金樽。 带雾丛犹密,经霜艳更繁。 砌虫亲有路,梁燕识无门。 薜荔宜求友,茱萸好结婚。 栽培劳婢仆,服食教儿孙。 易把方先哲,难为继后昆。 败莎承亚朵,落叶拥纤根。 虽异皇家瑞,宁孤白帝恩。 延龄仙诀著,应候礼经言。 不与群芳竞,还如我避喧。
咏菊
译文:
菊花和其他花卉同样承受着雨露的滋养,虽然开放得晚,却从不埋怨天地的安排。
在五彩斑斓的花卉中,菊花的色泽格外珍贵;在众多花朵凋谢之后,它独自傲然挺立,最为尊荣。
它散发的芬芳并不比祭祀用的黍稷逊色,若用于采集,比苹和蘩更合适。
哪怕天气寒冷,蝴蝶依然会飞向它;周围环境寂静,鹪鹩也会在旁停留。
它的味道适合用于烹饪,为美食增添滋味,它的光彩甚至能让酒杯都黯然失色。
带着雾气的菊丛显得更加茂密,经历过寒霜的菊花,艳丽的色彩愈发繁盛。
台阶下的虫子会主动靠近它,而梁上的燕子却找不到与它亲近的门路。
薜荔这种植物适合与它结为好友,茱萸和它搭配就如同美满的婚姻。
家中的婢女仆人用心栽培它,还教导儿孙食用它来养生。
它很容易与古代的贤哲相媲美,却难以找到能继承它品质的后辈。
衰败的莎草衬托着它的花朵,落叶环绕着它纤细的根须。
虽然它不是象征皇家祥瑞的奇花,但也绝不会辜负白帝赋予它的生长之恩。
它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仙方中有所记载,它按时令开放,也符合礼经中的说法。
它不与其他花卉争奇斗艳,就如同我远离尘世的喧嚣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 • 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