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十四韵

东西南北岳,峻极尽难群。 有感生贤相,无偏像圣君。 四方观玉像,万壑绝妖氛。 影入周公侧,声曾汉后闻。 民居依巨荫,敕祭答殊勋。 洞府高低接,都城左右分。 烟浮巢父水,岚湿许由坟。 顶阔星难转,岩高日易曛。 薜萝藏隠逸,瀑布溅耕耘。 帝籍颁新读,天香降庙焚。 石危名启母,柏大号将军。 献寿临双阙,呈祥出五云。 将仙存旧迹,封禅验遗文。 终待移家住,闲眠乐放勋。

译文:

在东西南北这几座名岳之中,嵩山的险峻雄伟堪称独一无二,难以有其他山岳与之相提并论。 它仿佛有着神奇的感应,能孕育出贤能的宰相;又毫无偏私,就如同圣明的君主一般公正无私。 四方的人们都来瞻仰嵩山那如美玉般的壮美形象,它让千山万壑间的妖邪之气都消失殆尽。 它的影子仿佛能投射到周公的身旁,那雄浑的声响曾经被汉朝的帝王听闻。 山脚下的百姓依靠着嵩山巨大的树荫生活,皇帝会下旨祭祀它,以答谢它的特殊功勋。 嵩山的洞府一个连着一个,高低错落,它就像一个分界,将都城左右划分开来。 山间的烟雾飘浮在巢父曾经生活过的水边,山间的雾气打湿了许由的坟墓。 嵩山山顶极为宽阔,仿佛连星辰都难以在上面转动;山峰高耸入云,太阳很快就会在山岩间落下。 薜荔和女萝这些植物隐藏着那些隐居的高人,瀑布飞溅的水花洒落在山下耕种的土地上。 皇帝会颁布新的关于祭祀嵩山的文书,还会将名贵的香料送到庙宇中焚烧。 有一块危险的巨石名为启母石,山上有一棵古老的柏树被封为“将军柏”。 嵩山就像在向皇宫的双阙献上长寿之礼,又会在天空中呈现出五彩祥云以彰显祥瑞。 这里留存着神仙的旧迹,古代帝王封禅的事迹也能从遗留的文献中得到验证。 我最终打算搬家到这里居住,悠闲地入眠,享受这如同尧帝时期般的宁静与安乐。
关于作者
宋代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