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隠亭欹郑谷傍。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 其一
译文:
这首诗翻译为现代汉语大致如下:
时隔十二年多,我再次路过陕下这个地方。当年我还穿着粗布麻衣,如今已经换上了色泽鲜亮的官服。
过去的几个夜晚,在那中书省的官署里,多次延请有才学的人(“三字”可能代指有才学之士)。也曾在好几处青楼中,还能被人认出我这个“五郎”。
看看我自己,哪里还能自夸自己能言善辩呢。如今遇到你,又怎么还会去叹息唇亡齿寒这样的境遇。
当年像科举魁首那样重要人物的离世,是我们共同伤心之处,那“吏隐亭”如今倾斜在郑谷旁边,也已不复往日模样。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首诗里包含了一些比较隐晦的指代和用典,“三字”“五郎”等可能有特定所指,以上翻译只是基于常见理解进行的大致表述。
关于作者
宋代 • 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