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越之河中宁觐

宁觐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 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 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 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 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

译文:

你要前往舜井西边的家中去看望父母大人啦,即将辞别这东合,心中满是恋恋不舍之情。 在三台的筵席上,大家举杯为你送别。等你到了那五老峰前,就可以背负着粮食尽孝归家了。 你不要感叹自己没有像苏子那样的高贵官印,值得欣慰的是你能够像老莱子一样身着彩衣侍奉双亲,尽享天伦之乐。 家里人可能因为长久没有收到你的书信,会像曾参母亲那样因传言而心生担忧;而你新写的文集多被镌刻流传,这可比孟母断机劝学更让家人感到荣耀啊。 一路上,那被红叶点缀的村庄临水而建,显得格外遥远;那开满黄花的小路,蜿蜒着深入山中,渐渐模糊难辨。 虽然重阳节就要到了,但你行程匆匆难以在此停留,咱们一起把酒登高的聚会又要错过了。
关于作者
宋代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