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西南无尽望,吞恐罄吴郊。 海近私凭蓄,天低不敢包。 蛟龙宜自宅,螾蛭莫令巢。 远浦才分点,归樯略认梢。 水乘潮更濶,地过底宜坳。 鸟绝烟维断,风凌浪脊交。 大桥横作书,别岸缺成爻。 吟恐诗无气,图忧笔费抄。 归输范蠡得,官许季鹰抛。 去忆心应系,归夸口定劳。 穷何须蹈海,来好卜编茅。 著户生同隐,居民钓自庖。 沧浪未容濯,鱼枻夜停敲。

译文:

站在太湖边向西南方向极目远眺,那浩渺的湖水仿佛要把整个吴地的郊野都吞没殆尽。 它离大海很近,似乎是私自蓄积了大海的水,天空仿佛因它太过辽阔而不敢将它完全包裹。 这里是蛟龙适宜居住的地方,可别让那些蚯蚓水蛭在这里筑巢。 远处的水滨在视线中只能分辨出一个个小点,归来船只的桅杆也只能隐约辨认出顶端。 湖水借着潮水涨起来变得更加宽阔,周边的地势经过水流冲刷应该是低洼的。 飞鸟绝迹,烟雾也似乎被切断了,狂风肆虐,浪涛的脊背相互交错。 那座大桥横跨湖面,就像横写的字;对岸有缺口的地方,看起来如同八卦中的爻。 我吟诗的时候都担心诗会缺乏气势,想要画下这景色又忧虑画笔难以描绘出它的神韵。 想起范蠡归隐太湖得到了自在,张翰为了家乡美食而弃官。 离去的时候回忆起来心一定会被牵绊,回来后向人夸赞嘴巴也定会累。 穷困的时候何必去蹈海,来到这里正好可以选择一处地方编茅居住。 挨着湖水建房,和这里的居民一同隐居,还可以自己钓鱼自己烹饪。 只是这沧浪之水现在还不适合洗涤,夜晚也停止了敲击船桨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