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浩渺烟波不可名,我来闲自濯尘缨。 久思沧海收身去,安得长舟破浪行。 天濶水云连黯淡,日间鸥鹭自飞鸣。 屈平死后渔人尽,后世凭谁论浊清。

译文:

江面上烟波浩渺,那壮观又朦胧的景象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我闲来无事来到江边,清洗着帽带,想要洗去尘世的污垢。 我长久以来就想着隐退到那辽阔的大海去,可怎样才能拥有一艘大船,乘风破浪地前行呢。 天空广阔,水与云相连,一片黯淡的景象,白天里,鸥鹭自在地飞翔、鸣叫。 自从屈原投江死后,那些懂得辨别是非、能评判浊清的“渔人”都消失了,后世还能依靠谁来评判世间的善恶、清浊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