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少以任侠为事因激素志示杜子长

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 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 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 苟意欲自进,足至则履之。 二十忽自笑,学乃谋寒饥。 倘富贵是致,其亦垄断为。 虽曰为学难,我易易则宜。 墙篱号障塞,犹可钻隙窥。 岂此圣人道,苦勉不及期。 反复私自念,已急犹惧迟。 思而或有得,行之固不疑。 跛以见圣贤,不及犹可随。 道远志所毕,疾驱亦忘疲。 逮兹五十年,财若穿铜锤。 柄执似可役,持用宁无施。 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 多病骨出露,薄食筋力羸。 鼠饱昼睡穴,鸡飞暮乘埘。 世既鸡鼠俦,宜吾安穷奇。

译文:

哎呀,我本是愚昧无知之人,就像未经雕琢的木头,没什么想法。到了七八岁开始上学读书,过了几年,便通晓了诗书。 十五岁时,我崇尚意气,对自己的期许自然不低。那时觉得获取富贵是很容易的事,就像在道路上拾取泥土一样。只要心里想着要进取,抬脚就能达到目标。 二十岁时,我忽然自我嘲笑,原来读书学习不过是为了解决温饱。倘若学习只是为了追求富贵,那这和商人在集市上牟取暴利有什么区别呢?虽说做学问艰难,但我认为自己若觉得容易也没什么不妥。那像墙篱一样号称是障碍的东西,尚且可以钻个缝隙去窥探。难道圣人之道,苦苦努力还不能有所成就吗? 我反复思索,觉得时不我待,即便心急如焚还怕时间不够。思考若有所得,践行起来便毫不犹豫。即便像跛脚人那样去追随圣贤,即便赶不上他们,也能紧紧跟随。心中有道且志在必得,即便快速奔走也忘了疲惫。 可到如今我都五十岁了,才学却像那穿了孔的铜锤。虽然好像掌握了些学问的把柄,可以驱使运用,但又哪里有施展的机会呢?没想到我竟如此困顿受挫,连平庸寻常的人都比不上。我疾病缠身,骨头都显露在外,饮食匮乏,筋力衰弱。老鼠白天吃饱了在洞穴里睡觉,鸡到傍晚就飞上鸡窝栖息。这世上既然都是像鸡鼠一样只图安逸的人,那我安于这种奇特的穷困境地也很正常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