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伯易

扰扰闾巷士,过我何所为。 屡来徒我烦,不来我弗思。 少年乐知闻,喜与客子随。 晚岁事恬默,与世益参差。 骑马出寻人,中路辄自归。 归来亦何乐,书史自相期。 巳与往者亲,可无兹世违。 欲语无所得,起视北鴈飞。 念子远千里,昔别今巳期。 寄声虽云多,所得竟亦稀。 近者忽报书,期我往就之。 不知予苦穷,系此不可离。 尚迫朝暮忧,寜有道路资。 人生少所同,老去财几时。 予势既若此,子复不肯来。 但恐百年间,龃龉终莫齐。 诗以寄子招,亦以写我悲。

译文:

在这喧闹的街巷里,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啊,他们来找我究竟所为何事呢?他们屡次来访,只是徒然让我心生烦扰,要是他们不来,我也不会去想念他们。 年少的时候,我乐于求知、喜欢听闻新鲜事儿,也乐意跟客人们交往。可到了晚年,我只喜欢安静沉默地生活,和这世俗越发显得格格不入。我也曾骑马出门去寻找友人,可走到半道就自己折返回来了。回到家中又有什么乐趣呢?不过是和书史相伴,从中找寻寄托罢了。 我已然和过去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亲近了,也就可以和这当下的世俗相违背而不在意。我想和人诉说内心的想法,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起身望去,只见北雁南飞。 我想起你远在千里之外,自从当初分别,如今已经到了约定相见的日子。我虽然多次托人给你带话问候,可得到你的消息终究还是很少。 最近忽然收到你的书信,你约我前往你那里相聚。可你不知道我如今穷苦潦倒,被这生活紧紧束缚,根本无法离开。我每日都为生计发愁,连维持日常的生活都艰难,哪还有钱财用作路途的盘缠呢? 人生在世,很少有人能志同道合,况且我们都已年老,能有多少时光呢?我现在的处境已然如此艰难,而你又不肯前来。我只怕在这有限的余生里,我们始终都难以相聚在一起。 我写下这首诗寄给你,既算是对你的召唤,也借此抒发我内心的悲苦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