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常伯满粹翁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 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 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 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 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 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干万喉。 青天白日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 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 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不肯少待留。 新诗惠见荐自詟,若遇重压并见投。 星机织成付地锦,神冶铸出舂天矛。 辉光交华目反眩,噍咀过美涎并流。 退归畏爱复愿学,恍若见富潜谋偷。 顾其才力非当对,犹以一髪纼十牛。 使我苦勉不少得,搦笔欲下先惭羞。 有如姣恶各具体,肉骨不可强雕锼。 或云才华乃天与,何寡不益多仍裒。 几时髙车得会合,预期蹈抃呼旁陬。 临风呻哦欲有寄,自恨拙茧无长抽。

译文:

我思慕古代的贤能之人,却无法亲眼得见,只能独自凭借双眼在书本中去探寻他们的踪迹。苦苦读书,才感到疲惫就伏在枕头上休息,也希望能在梦里与古贤一同交游。 我常常怀疑贤圣之人在世间是存在的,难道只是古代有而如今就没有了吗?心里藏着对贤圣的敬仰,却不能当面见到他们,常常遗憾无法把世人的内心都探寻一遍。 虽说世间内心美好的人,有时会通过出众的文章表现出来。在扬州、淮河以南,谁的名声最响亮呢?千万人都在盛赞李常伯和满粹翁。他们就像青天白日,人人都能看见,众人也不敢对他们有任何挑剔。 而我孤苦伶仃才开始求学,独自矫正众人的偏见,率先赏识他们。估量他们所学的和将来必定能达到的成就,不止是颜回、孟子那个程度,必须要达到孔子、周公的境界。 我决心快步追随他们,希望能学到他们的学识,可他们却不肯稍稍等我一等。他们惠赠新诗给我,读来让我震惊不已,就好像遇到重压之物向我投来。那诗就如同织女用星机织成的锦缎铺在地上,又像神匠铸造出的能舂破青天的长矛。诗的光辉交织,让我眼睛发花,反复咀嚼其美妙,口水都流下来了。 我退下来既敬畏又喜爱,还希望能向他们学习,恍惚间就像见到财富,暗自谋划着去“偷学”。但看看自己的才力,实在没法和他们相比,就好像用一根头发去系住十头牛。即便我苦苦努力,也收获甚少,拿起笔想要回应他们时,先就满心惭愧。 就好像美丑各有其本质,人的肉和骨无法强行雕琢。有人说才华是上天赐予的,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少,也不见增多,而有的人却如此丰富。 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乘坐着高大的马车相聚呢?我早已期待着到时候能在一旁欢呼雀跃。我迎着风吟诵他们的诗,想要有所回应,只恨自己像笨拙的蚕茧,抽不出长长的丝来表达心意。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