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太学议

白日流上天,牛虱无遁形。 万目尽为用,而不骇日明。 穴鼠夜值萤,嗾嗾相聚惊。 鼠穴不日通,鼠足不日行。 已矣不自识,乃此萤爝矜。 鲕𫚥陷井坎,莫与江海争。 笼禽不失飞,讵识云汉冥。 咄哉浮薄儿,勉为髙大营。

译文:

明亮的太阳高悬在天空之上,就像光芒洒遍世间,在这耀眼的日光之下,牛身上的虱子根本无处躲藏。众人的眼睛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去观察和辨别,也不会对太阳的明亮感到害怕和惊异。 洞穴里的老鼠在夜晚碰到了萤火虫,它们发出“嗾嗾”的声音,聚在一起惊恐万分。老鼠的洞穴不可能在白天就被打通,老鼠的脚也没办法在白天远行。可这些老鼠啊,完全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却还对萤火虫那微弱的光亮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小鱼小虾被困在小小的水洼、井坎之中,它们是没有办法和江海去一争高低的。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机会,又怎么能认识到高远天空的辽阔与深邃呢? 唉,那些浅薄轻浮的年轻人啊,你们应该努力去树立远大的志向、建立宏伟的事业。
关于作者
宋代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