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燕堂

西堂昔时冷萧条,使君名高堂为高。 流虹碎□勤镌雕,粉黛翕倏随挥毫。 太守浩燕觞九牢,门前过客罗百艘。 簷褕晔晔烂亭臯,切云危冠控豪曹。 秋鹤霜毛飞锦袍,六鹊曳地横金腰。 轻罗韬烟媚中宵,缓歌阁舞萦云髾。 赵人手提千牛刀,目视大犗如鸿毛。 太守巨笔驱波涛,指画风云惨动摇。 佩牛带犊如销膏,区区古人无是超。 吴秔如脂敢百筲,连车折轴弃道交。 釜区争先走名豪,旋鲈掣酒飞千舠。 杜伯称觥酾𬪩醪,翳翳禾黍藏笙箫。 太守浩燕乐岁饶,岂徒割烹盈大庖。

译文:

### 译文 过去这西堂冷冷清清、一片萧条,因为太守您声名远扬,这堂也跟着有了高的名望。 堂中那如流虹般绚烂的装饰,工匠们精心雕刻,而文人墨客们则笔走龙蛇,快速地挥毫泼墨,描绘着美景。 太守举办盛大的宴会,摆上丰盛的酒食。门前过往的船只排列得如同百艘之多,热闹非凡。 人们穿着鲜艳华美的衣服,光彩照人地在亭边漫步。那些官员们头戴高耸的帽子,手持锋利的宝剑。 有的宾客像秋鹤一样,身着雪白的霜毛般的锦袍,有的官员腰佩金带,长长的衣摆拖在地上。 轻薄的绫罗在夜空中如烟似雾,更添妩媚。轻柔的歌声和舒缓的舞蹈,发丝仿佛萦绕着云朵。 有勇士如同赵国的剑客,手提锋利的千牛刀,眼中宰杀大牛就像对待鸿毛一样轻松。 太守您挥动如椽巨笔,就像能驱使波涛一般,笔下描绘的风云变幻让人看了都心惊胆战。 在您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那些带着耕牛和小牛犊的人生活富足,就像油脂融化般顺遂。相比之下,区区古人的成就都难以超越您。 吴地的稻米如同油脂般晶莹,数量多得用百筲都装不下。运送粮食的车辆接连不断,甚至车轴都被压断,丢弃在道路交叉处。 大釜小锅争先为这场盛宴服务,有名望的豪客们纷纷前来。新鲜的鲈鱼被快速端上,美酒也如飞般传递,众多小船往来运送着物资。 宾客们像杜伯一样举杯祝酒,畅饮着醇厚的美酒。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而笙箫的乐声仿佛隐藏在这丰收的景象之中。 太守举办如此盛大的宴会,是因为这是个丰收之年,可不只是为了在厨房里堆满烹煮的食物,更是为了与民同乐啊。 ### 注释 由于原诗中存在一处缺字“流虹碎□勤镌雕”,此译文在翻译此处时,结合上下文推测为与装饰、雕琢相关的事物进行理解。另外,这首诗中包含了不少较生僻的典故和意象,翻译时尽量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通俗的表述。
关于作者
宋代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