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酒死诗不作,风雅三百年来穷。 世儒未必甘汩没,才不迨志终无功。 汾阳有人字功甫,歘然声价来江东。 当时未冠人已识,知音第一惟梅翁。 翁主诗盟世少可,一见旗鼓欣相逢。 当友不敢当师礼,呼以谪仙名甚隆。 君亦自谓太白出,世姓虽异精灵同。 姑苏江水莹寒鉴,江上碧玉排群峰。 壮吟豪醉售佳境,日题百纸倾千钟。 折腰蓝绶岂所乐,养亲斗粟曾未充。 蓬莱幽梦挂寒月,青山归思随飞鸿。 书来寄我三巨轴,华缄开破溪云封。 骇然按剑览珠璧,悸若赤手勍蛟龙。 长吟千言短数百,造语险怪神为工。 四明贺老忽去世,伯牙悲怆闲焦桐。 嗟予逢子众人后,今其所得何最丰。 前日过我北池上,正是清露沾高松。 凉轩坐听哆宏辨,瀑布千丈悬秋风。 谪仙有此愿自重,世俗酣尚惟纤秾。 彼其耳目不自信,滔滔谁乐闻鼓钟。 太上雅意兴礼乐,一日鉴赏期至公。 煌煌帝业子当颂,勿叹憔悴空山中。
还郭祥正诗卷
译文:
李白和杜甫因饮酒离世后就不再有他们的诗作问世,《诗经》所代表的风雅传统在这三百年来也逐渐式微。世间的儒生并非甘愿埋没自己的才华,只是才能跟不上志向,最终难以取得成就。
在汾阳有个人叫郭功甫,他突然在江东声名鹊起。当时他还未成年,人们就已经认识他了,而最赏识他的知音首推梅尧臣先生。梅先生主持诗坛,对世人的诗作很少认可,可一见到郭功甫,就如同见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般欣喜。他不敢把郭功甫当作学生,而是以朋友之礼相待,还以“谪仙”相称,对他极为推崇。
郭功甫自己也认为是李白再世,虽然姓氏不同,但精神灵气却相同。姑苏的江水像明亮的寒镜,江边上的山峰如碧玉般排列。他豪情满怀地吟诗、畅快地饮酒,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景致,每日能写下很多诗篇,喝下很多美酒。
他并不乐意去做那小官,为了赡养亲人,那微薄的俸禄甚至都不够家用。他的心中时常怀着去蓬莱仙境的幽梦,对青山的思念也随着飞鸿飘向远方。
他寄给我三大卷诗稿,精美的信封装着,就像被溪云封住一样神秘。我惊讶地打开,如按剑审视珍贵的珠玉,又像赤手空拳面对强大的蛟龙般心惊。诗中长的有千言,短的也有数百字,用词奇险怪异,而神韵却极为精妙。
四明的贺知章忽然去世了,就像伯牙失去知音后悲伤地闲置起焦桐琴。我遗憾自己比众人晚结识郭功甫,但如今收获也十分丰厚。
前些日子他到北池来看望我,那时清露正沾湿高高的松树。我们坐在凉爽的轩中,听他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那气势就像秋风中悬挂着千丈瀑布。
郭功甫有着谪仙般的才华,希望他能看重自己。可世俗之人沉醉喜爱的只是那些纤弱艳丽的风格。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耳目,随波逐流,谁还乐意聆听那庄重的鼓钟之音呢?
皇上心怀雅意想要振兴礼乐,希望有一天能公正地鉴赏人才。辉煌的帝业正需要有人歌颂,你不要感叹自己在空山中憔悴落寞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