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将七十,衰病乃其时。 矧兹地气沴,州在大泽陂。 忆昨度炎暑,林莽居舍卑。 山色不到眼,地无清泉滋。 晴旸则𬬻冶,阴浊则蒸炊。 气脘疲呕泄,躯骸醉支离。 节气近寒露,生意稍可支。 故人在秦晋,知我穷至斯。 奁封众药品,皆自州土宜。 形味紫团宝,苗窗西岳奇。 灵如雪山草,秀比商岭芝。 是身本无有,疾病何用治。 自爱聊尔尔,道人母我蚩。 丸膏或㕮咀,何复求良医。 策杖行东圃,运动疏通之。 收复我冲粹,驱散彼邪疵。 养生固有道,一溉非难为。 千年鲍昭后,复有城东诗。
行药
译文:
我年近七十,衰老与疾病在这个时候找上了我。
何况这里的地气不正常,这州城坐落在大片的湖泽岸边。
回忆过去度过那炎热的夏天,居住的地方周围是山林草莽,地势又低。
看不到秀丽的山色,土地也没有清泉滋润。
晴天的时候这里就像炽热的熔炉,阴天空气污浊又好似在蒸笼里蒸煮。
我肠胃不适,疲惫不堪,上吐下泻,身体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支离破碎。
节气临近寒露,身体的生机才稍稍能够支撑。
远方秦晋之地的老朋友,知道我困窘到了这般地步。
他们寄来了一箱封好的各种药品,都是当地适宜生长的药材。
有的形状和味道宛如紫团山的珍宝,有的幼苗像是西岳华山的奇物。
灵验如同雪山上的仙草,秀美可比商岭的灵芝。
这副身躯本就是虚幻不实的,疾病又何必去医治呢。
我爱惜自己身体,姑且这样做,修行的道人可别嘲笑我。
要么服用丸药、膏剂,要么咀嚼草药,又何必再去寻求良医呢。
我拄着拐杖到东边的园圃漫步,通过运动让身体的气血通畅。
让我恢复原本的平和纯粹,驱散那些邪病瑕疵。
养生本来就有方法,就像给植物浇一次水那样,并非难事。
千年之前有鲍照写下养生诗,如今我也在城东写下这首行药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