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白碑

昼行苦炎蒸,秣马戒夜发。 清梦失归路,微风弄纤葛。 星疏天无云,独有亭午月。 太空生白烟,浩荡万里阔。 细碎草木香,淋漓露气滑。 戚戚寒虫声,逐马不暂歇。 我行何区区,无乃害慵拙。 传闻猛虎多,宵路时出没。 四顾林莽中,精灵动毛髪。 求全得忧虞,祸毎乘所忽。 君子审重轻,无劳避途暍。

译文:

白天赶路苦于酷热难耐,我把马喂饱,准备趁着夜晚出发。 在这半梦半醒间,我仿佛迷失了回家的路,微风轻轻撩动着我身上单薄的葛衣。 此时星辰稀疏,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只有如同正午般明亮的月亮高悬着。 广阔的天空中升起袅袅白烟,天地间一片浩荡开阔,仿佛有万里之遥。 细碎的草木散发着阵阵清香,露水浓重,空气湿润而滑爽。 寒虫发出戚戚的叫声,一路追随着我的马,一刻也不停歇。 我如此辛苦地奔波是为了什么呢?这恐怕是损害了我这慵懒笨拙之人的本性啊。 听说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它们会在夜间的道路上时不时地现身。 我环顾四周的丛林莽野,感觉仿佛有灵异的东西在活动,让人毛发都竖起来了。 本想求得周全却招来忧愁和顾虑,灾祸常常会在人们疏忽的时候降临。 君子应当审慎地权衡事情的轻重,不要只想着躲避白天路上的暑热而贸然夜行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