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山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 扶笻喜暄暖,更得春日长。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

译文:

西山仿佛在炫耀着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我沿着山林和山岗迎着清晨的阳光前行。 世间万物都展现出繁荣秀丽的姿态,在这温暖的阳光中一片和乐融融。 我拄着竹杖,满心欢喜这暖和的天气,更庆幸这春日如此悠长。 曲折的小径相互交错,时而相互遮蔽;丛生的草木纷繁复杂,黄绿相间。 溪上的桥仿佛在随着流水飞动起来,上涨的溪水让船只接连启航。 我在幽深的岩壑间缓缓漫步,耳边是轻松自在的风声,空气中弥漫着松桂的清香。 山中的道士讲述着他听闻的故事,让我坐着坐着就忘却了自身和这尘世。 有谁能和我一起隐居山林呢?那些闲适之人自在地徘徊游荡。 风铃似乎有着奇妙的意趣,仿佛是在佛塔旁奏响的天界之乐。 我不只是喜爱这石壁的景致,还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草堂长住。 唉,那楚国的屈原啊,只知道心怀怨恨地采摘香草,又怎会懂得我此刻的心境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