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本放浪,自比林壑人。 谬此绁官组,试邑漳水滨。 疆田占泻卤,户俗籍羸贫。 驿涂搔左臂,河流啮西漘。 役者动沦产,居者无储稇。 科求困府调,期会严吏文。 儒生仕学古,志在膏斯民。 慨叹适于此,踸踔徒自勤。 亦尝纾厚敛,粗自穷褐温。 劳心米盐屑,秉笔朱墨纷。 尚赖厥俗古,椎然犹朴淳。 因时罕讼诉,得以亲旧闻。 瞻言君子治,百里相依濒。 厨传候使介,南北交欢忻。 议和六十年,中国劳耡耘。 脂膏瘠黔首,岁月如转轮。 寸金比寸土,石晋真自焚。 祖宗赫大业,此愿尝经纶。 遗愤郁未泄,壮士常云云。 天运无盛衰,吾民系康屯。 远御在廊庙,勿惮躬觞飧。 小官惠不耻,委吏孔所伸。 我亦走除道,折腰边马尘。 缘兹有境会,每得言笑亲。 代去各匪远,木落秋风辰。 知倦黎侯寓,来卜子骞邻。 东平我客久,蕃阜诚罕伦。 齐鲁儒学地,遗风今尚存。 礼让行比屋,弦诵传里门。 玉京辇路近,霏烟望氤氲。 梁岑耸秀概,回源号通津。 炊玉北陂稻,鲙霜南浦鳞。 名园富夏果,冬山下寒薪。 滋味闽越足,物色吴楚宾。 人物盛著录,衣冠若云屯。 交朋三数子,英英鸾鹤群。 文章与言行,玉洁芝兰薰。 方舟洞庭雨,载酒乐郊春。 羡君此谋吉,不必龟筮询。 我马固已秣,君车亦宜巾。 瑶音枉嘉问,凌纸天葩芬。 聊兹缔里社,愧匪金玉珍。
答黄莘任道代书见寄
译文:
我这一生本就放荡不羁,自认为是寄情山林沟壑的人。
却错被官职的绳索束缚,到漳水岸边的小邑任职。
这里的田地多是盐碱地,百姓生活贫困虚弱。
驿站事务让我烦扰不已,就像被蚊虫叮咬左臂;河流不断侵蚀着西岸。
服劳役的人常常因此破产,居住在这里的人家没有多少积蓄。
官府征收赋税苛刻,期限紧迫,公文严厉。
我本是研习古学的儒生,志向是造福百姓。
可如今却只能在此处慨叹,空有一番努力却难有成效。
我也曾试着减轻百姓的重税,让穷苦百姓能稍微温饱。
为琐碎的民生事务劳心费神,手中的笔在公文上不停书写。
还好这里的风俗古朴,百姓还保留着淳朴的天性。
因此很少有诉讼之事,我也能抽空重温旧日学问。
遥想您治理有方,咱们百里之地相互毗邻。
驿站接待过往使者,南北交流一片欢悦。
宋辽议和六十年,中原百姓辛勤耕种。
百姓的脂膏被榨取,时光就像转轮一样不停流转。
一寸土地如同一寸黄金,后晋石敬瑭割地之举真是自取灭亡。
祖宗创下显赫大业,也曾谋划收复失地。
这遗留下的愤恨至今未消,壮士们常常为此感叹。
天命没有盛衰之分,百姓的安康才是关键。
朝廷要远谋善治,不要怕亲力亲为。
小官也要以惠民为耻,就像孔子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也能尽职尽责。
我也奔波在清除道路的事务中,在边地的马尘中弯腰忙碌。
因为这些机缘,我们常有见面交谈的机会。
任期结束时间都不远了,就在木叶飘落的秋风时节。
我知道您厌倦了官场,打算像黎侯一样隐居,选择子骞曾居住的地方为邻。
我在东平客居很久,这里的繁荣富足确实少有能比。
齐鲁是儒学兴盛之地,古老的遗风至今还在。
家家户户讲究礼让,街巷里都能听到诵读之声。
这里离京城很近,能望见京城上空的氤氲烟雾。
梁岑山景色秀丽,回源河号称交通要道。
北陂的稻米如同白玉,南浦的鱼鲜可切成美味的鱼片。
名园里夏天果实累累,冬天的山上有充足的柴薪。
这里的物产像闽越一样丰富,景色能吸引吴楚的宾客。
这里人才辈出,记录在册的人物众多,士绅们云集。
我的几位朋友,个个才华出众如鸾鹤一般。
他们的文章和言行,像玉石一样高洁,如芝兰一样芬芳。
我们曾在洞庭雨中乘船游玩,在郊外的春天载酒作乐。
羡慕您做出了这样好的打算,都不用去占卜问卦。
我的马已经喂饱,您的车也应该整理好。
您的书信言辞美好,像天上的花朵一样芬芳。
我就借此与您结为邻里之谊,只是惭愧没有珍贵的礼物相赠。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挚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有《忠肃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