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威公庙

四海生灵困,柴桑牧札瘥。 奸臣窥社稷,盟主奋干戈。 百甓防休逸,分阴贵切磋。 升天九重逼,破贼一亟多。 贪吏羞移柳,游民愧盗禾。 母贤迻训诲,友益愿渐磨。 鹤化丧家客,龙飞古壁梭。 南州浸余泽,东晋决颓波。 诫重樗蒲戏,声腾仕女歌。 中原力难致,白首泪滂沱。

译文:

### 译文 普天下的百姓都陷入困境,柴桑之地瘟疫横行,民众饱受折磨。 朝中奸臣妄图篡夺国家政权,图谋不轨,而陶公作为盟主毅然奋起,拿起武器,保卫国家。 陶公搬砖来防止自己闲散安逸,珍惜每一分光阴,不断自我砥砺、提升。 他威望极高,几乎能上达九天,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每一次出击都能多次击破贼军。 那些贪婪的官吏在陶公面前,会为自己移栽官柳以谋私利的行为感到羞愧;游手好闲的人看到陶公,也会为自己偷盗粮食的行径而惭愧。 陶母贤明,对陶公进行谆谆教诲,让他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还有许多良友,在相互交往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曾经他如同化鹤归来的丧家之客一般历经沧桑,而他的宝剑像那古壁中飞出的梭龙一样神奇。 他的恩泽润泽了整个南州大地,在东晋摇摇欲坠之时力挽狂澜,稳住了局势。 他严厉告诫人们不要沉迷樗蒲这类赌博游戏,他的美名在男女老少的歌声中广泛流传。 可惜他虽有满腔报国之志,却难以收复中原失地,只能在白发苍苍时,独自伤心落泪。
关于作者
宋代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