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阁

天台有新阁,胜地近塔庙。 影浸碧琉璃,沿洄去山峤。 莲生污泥中,白日有明窍。 花实相表里,光色互炳曜。 处空不染水,烈火岂其燎。 宝藏诸如来,端坐满法要。 青目付上士,不待举花笑。 芳香初洞达,宿病已能疗。 净土记珍色,机感愿力召。 三时有开发,一本常寂照。 不读智者书,岂知此莲妙。

译文:

在天台山有一座崭新的楼阁,这个美妙的地方紧挨着佛塔寺庙。楼阁的影子倒映在如碧绿琉璃般澄澈的水中,水波回旋流淌,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尖。 莲花生长在污泥之中,在白天也透着明亮的光泽。莲花和莲子相互依存,就像事物的外表和内里,它们的光彩相互辉映,明亮耀眼。莲花处在水中却不被水沾染,就算是烈火也无法将它燃烧。 这座楼阁如同蕴藏着诸多如来佛的宝藏之地,仿佛能看见诸佛端坐在其中,宣讲着满满的佛法要义。佛菩萨以慈悲的目光注视着修行高深的上士,不用像拈花微笑那样含蓄示意,就能让他们领悟佛法真谛。 莲花的芳香刚刚弥漫开来,那些长久以来的病痛似乎就已经能够被治愈。在净土之中记载着莲花的珍贵色泽,这是因为机缘感应和人们的愿力所感召而来。 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莲花都会开放,而这莲花的本性却始终寂静空明、洞照一切。如果不研读智者大师所著的佛法之书,又怎么能知晓这莲花蕴含的奇妙深意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