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庙

战国干戈礼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 当时若嗣诸侯统,后世谁传十字碑。 生死不欺留剑约,兴亡都在审音知。 名儒如欲修前史,列传应须次伯夷。

译文:

在战国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干戈四起,传统的礼义道德都被破坏殆尽,社会秩序混乱不堪。而延陵季子却有着高尚的节操,他就像是在周朝走向衰落的艰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救星。 要是在当时季子继承了诸侯的统治地位,那后来又有谁会传颂他那蕴含深刻意义的十字碑呢。 季子重情重义,不管是面对生者还是死者,都坚守着当初留下宝剑的约定,一诺千金。他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从音乐中就能审知国运的兴衰。 那些有名望的儒者要是打算修订前朝的历史,在编写列传的时候,应该把延陵季子排在伯夷之后。
关于作者
宋代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