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令春为首,人君德体元。 宸居太极殿,星拱紫微垣。 历运千龄协,梯航万里奔。 同时禀正朔,大号一乾坤。 谋野曾绵蕞,沿波未涤源。 典章归独断,期会肃常尊。 礼乐谐虞舜,师儒陋叔孙。 曲台司肄习,执法纠哗諠。 旧史精穷讨,非经不引援。 殊疆今辐辏,古辙此还辕。 陛峻黄麾建,旗张直盖屯。 地图包海画,庭燎彻宵燔。 班位分贤戚,铜玑定晓昏。 仙盘凝沆瀣,禁漏泻潺湲。 呼旦传鸡唱,填街列虎贲。 六军衣锦绣,八骏辔玙璠。 绶采由官别,冠梁以秩论。 国容修卤簿,武事设櫜鞬。 鼓吹依宫架,关扄辟路门。 簴文雕猛鸷,路饰缋蟠蜿。 牙瑑中严版,珠联告止旛。 金床置符宝,土贡杂瑶琨。 百辟稽名实,诸王固屏藩。 立墀隆辅弼,述职简要番。 省寺兴颓敝,材能慎选抡。 班齐序鸾鹭,仗转骇鲸鲲。 圭镇唐仪易,袍纱汉制存。 鞘鸣龙扇合,帘卷兽烟喷。 陟降天威重,颙昂玉色温。 泰平安可象,造化本何言。 悦豫阴阳盛,渊深宇宙呑。 江河宗渤海,山岳望崐崘。 牍奏龟麟应,书先稼穑繁。 历阶臣委佩,宣诏使临轩。 进有称觞庆,初无解剑烦。 南山赋周雅,北斗揖尧樽。 济济华夷抃,雍雍信义惇。 登歌形瑞物,旅舞异梨园。 翠凤闻箫集,朱熊负案蹲。 四清备钟磬,二律下匏埙。 宠锡需云泽,均沾湛露恩。 拜吟三夏享,饔盛九牢飧。 受觯充醇醴,加肴饫熟蹯。 摰勤供鴈雉,羞洁具苹蘩。 布治从丹阙,怀仁感陆浑。 祥光腾广坐,和气冒陈根。 蓬岛风长习,扶桑日向暄。 前楹秀芝草,阿阁长鶵鹓。 社稷生灵福,邦家政教敦。 年年朝溥率,基业壮中原。
元会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皇帝元旦朝会盛大场景、赞颂国家昌盛的长诗,翻译如下:
一年之中春季排在首位,君主的德行与天地之始相契合。
皇帝居住在太极殿,群臣就像星辰环绕着紫微垣一样簇拥着皇帝。
国运亨通,千年的时运和谐顺畅,远方的使者跨越万里,像沿着梯子和船只般纷纷赶来朝拜。
各地都遵循统一的历法,天下在同一个号令下整齐有序。
往昔谋划国事的简陋仪式已经过去,旧俗遗留的弊病尚未彻底清除。
典章制度由皇帝独自决断,官员们按时朝会,严肃地遵守着日常的尊仪。
礼仪和音乐和谐得如同虞舜时代,那些只懂旧规的儒者就像叔孙通一样显得浅陋。
太常寺负责演练礼仪,执法官员纠正喧哗吵闹的行为。
旧史被精心研究探讨,没有经典依据绝不随意引用。
如今不同地域的人们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汇聚到京城,古老的道路迎来了新的繁荣。
宫殿台阶高峻,黄色的旌旗树立,旗帜张开,华盖聚集。
地图涵盖了大海周边的区域,宫廷的火炬通宵燃烧。
官员们按照贤能和亲属关系区分班位,用铜制的浑天仪测定昼夜。
承露盘上凝结着清露,宫中的漏壶里水潺潺流淌。
报晓的鸡鸣声传来,街道上排列着勇猛的卫士。
六军将士身着锦绣军装,八匹骏马的缰绳上装饰着美玉。
官员们的绶带颜色因官职不同而有别,冠梁的规制也根据品级来划分。
国家的仪仗队伍整齐有序,军事装备一应俱全。
鼓吹乐队依照宫廷的规制演奏,宫门打开,道路畅通。
钟架上雕刻着凶猛的鸷鸟,御路上装饰着蜿蜒的图案。
宫中的版牍雕刻精美,告止旗像珍珠一样串联排列。
金床上放置着符玺宝印,各地的贡品中夹杂着美玉珍宝。
百官考核名实是否相符,诸王巩固着国家的屏藩。
在宫殿台阶上,辅弼大臣地位尊崇,地方官员述职简明扼要。
各个官署整治颓败的局面,谨慎地选拔有才能的人。
官员们像鸾鹭一样整齐排列,仪仗队伍转动,气势如惊起的鲸鲲。
礼仪上像唐代那样庄重,服饰上汉代的制度仍有留存。
佩剑的声音响起,龙扇合拢,帘子卷起,兽形香炉喷出香烟。
皇帝上下台阶,威严庄重,面容温和如玉。
太平盛世难以用言语形容,天地造化本就无需多言。
君臣喜悦,阴阳和顺,皇帝的胸怀如深渊能容纳宇宙。
江河归向渤海,山岳仰望昆仑,象征着天下归心。
奏章上报,预示着吉祥的龟麟出现,农书里记载着庄稼的繁茂。
大臣们恭敬地登上台阶,放下玉佩,宣诏的使者来到殿前。
大臣们上前举杯庆贺,无需解剑的繁琐礼节。
如同《诗经·小雅》中歌颂南山一样,臣子们向皇帝的酒樽行礼。
众多的华夏和夷狄之人欢呼雀跃,一片和乐,信义深厚。
登堂而歌,展现祥瑞之物,舞蹈的场面不同于梨园的表演。
翠凤听到箫声聚集而来,朱熊背负着几案蹲在一旁。
四种清乐的钟磬完备,两种音律的匏埙吹奏。
皇帝的赏赐如同云泽般丰厚,大臣们都沐浴着如湛露般的恩泽。
大臣们吟诵着夏季祭祀的诗歌,享用着丰盛的九牢大餐。
接过酒杯,饮下美酒,增添菜肴,饱食美味的兽蹄。
献上殷勤的雁雉等礼品,摆放好洁净的苹蘩等祭品。
皇帝的治理从宫廷传向四方,心怀仁德感化着远方的百姓。
祥光在朝堂上闪耀,和气笼罩着大地。
如同蓬莱仙岛常年吹拂着和风,扶桑之处太阳渐渐温暖。
宫殿前的台阶上长出了灵芝仙草,楼阁中养育着雏凤。
这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国家的政教敦厚。
每年天下的人都来朝拜,国家的基业在中原日益壮大。
关于作者
宋代 • 杨杰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州治今安徽无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著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为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为《无为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为军刻《无为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为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为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称李校)。《两宋名贤小集》中多有底本未收诗,今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