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恢临照,嘉时属盛隆。 八年登至治,大祀答圆穹。 并报知坤道,推尊见祖功。 先期齐广殿,将旦谒真宫。 杲日迎銮皎,祥云遶盖红。 衣冠开秘寝,幢节下层空。 东向经途近,前赡太室崇。 过门遵往德,降辂屈清躬。 八圣威神在,三牲荐品丰。 奉璋人左右,进俎序西东。 上意精纯至,英灵顾享同。 念深尧八彩,感切舜重瞳。 地胜龙湾阔,尘清辇路通。 彩城齐北阙,天仗转南风。 旗动三辰丽,兵严万衞雄。 国容殊肃穆,丘势自穹窿。 虚次移铜漏,升坛俨玉珫。 礼惟三献具,乐以六成终。 燔燎交神听,髙明鉴睿衷。 冈陵均委积,箕翼等光融。 海沸欢声振,天旋瑞气充。 呼嵩喧宇宙,迎仗抃华戎。 盛典千春备,洪恩庶彚蒙。 山河皆户牖,寰海一帡幪。 独运陶钧术,齐驱造化工。 令行雷洊震,泽及雨其蒙。 苛密寛三面,幽潜达四聪。 华心归茂草,蛰户启昆虫。 六合澄清外,群生富寿中。 愿赓成命颂,垂裕播无穷。
郊祀礼成诗
译文:
皇帝以宏大的统治照耀天下,美好的时节正逢国家昌盛兴隆。
历经八年,国家达到了大治之境,举行盛大的祭祀来报答上天的眷顾。
祭祀时既报答大地的恩赐,体现对坤道的尊崇,也彰显祖宗的丰功伟绩。
祭祀之前,皇帝在宽广的宫殿进行斋戒,临近清晨便前往祭祀的宫观。
明亮的太阳迎接皇帝的车驾,光芒皎洁,吉祥的云朵环绕着车盖,一片绯红。
官员们打开供奉祖先牌位的秘室,仪仗旗帜从空中缓缓降下。
车驾向东前行,道路不算遥远,前方可以瞻仰那崇高的太庙。
经过宫门时遵循先人的品德规范,皇帝下车,屈尊步行。
八位先帝的威神仿佛就在眼前,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祭品十分丰盛。
手持玉璋的人在皇帝左右侍奉,进献祭品的人按顺序排列在东西两侧。
皇帝心意纯净而诚挚,祖先的英灵似乎也欣然来享用祭品。
皇帝像尧一样有着非凡的圣德,令人感念;又像舜一样有着仁君的特质,让人感怀。
祭祀之地龙湾开阔,风景优美,御道洁净畅通无阻。
彩色的城墙与皇宫的北阙相齐,皇帝的仪仗在南风的吹拂下移动。
旗帜飘动,日月星辰似乎都更加绚丽,卫兵严阵以待,气势雄壮威武。
国家的礼仪显得格外肃穆庄重,祭坛高耸,气势雄伟。
时间在沙漏的流逝中悄然过去,皇帝登上祭坛,佩玉叮当作响,仪态庄重。
祭祀的礼仪以三次献酒最为完备,演奏的乐章以六成结束最为圆满。
焚烧祭品的烟火传达着人们的心声,上天洞察着皇帝的睿智和衷心。
山峦连绵,就像祭品堆积如山,星宿闪耀,光芒相互交融。
百姓的欢呼声如大海沸腾,祥瑞之气在天空中弥漫。
人们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宇宙,各族人民欢呼雀跃,迎接皇帝的仪仗。
如此盛大的典礼历经千年方才完备,浩荡的恩泽惠及万物。
山河就像家家户户的门窗,四海之内都受到皇帝的庇护。
皇帝独自运用治国的方略,其功绩可与造化万物的自然之力相媲美。
政令的推行如雷霆万钧,恩泽的施予如春雨润物。
对待百姓宽厚仁慈,如同网开三面;能够广纳各方意见,耳聪目明。
华夏百姓归心,如同茂盛的青草,蛰伏的万物复苏,昆虫开始活动。
天地四方一片澄清,世间万物都生活在富足长寿的环境中。
我愿续写歌颂皇帝的诗篇,让皇帝的德泽流传千古,永不磨灭。
关于作者
宋代 • 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