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彛仲赴东川教授

与君同县又同甲,家世相同学为业。 陪从最旧今老矣,四十余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后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检押。 乡闾执友在嗣禁,奉诏亲题荐贤剳。 美材犹未立朝庭,归驭依然走川峡。 文章近岁颇颓靡,庠序得人须镇压。 欲疏密网在提纲,思遏狂澜当下牐。 由来文党俗寝盛,定见子昂才不乏。 羡君高堂有慈母,日侍欢颜问单裌。 宝牋银络累年封,他日恩书应满匣。 圣君文母切求治,数路招来不为狭。 读书到老必有用,一发胸中补熙洽。 乔松千丈雪中青,肯向西风感衰飒。

译文:

我和你来自同一个县,又出生在同一年,两家世代相交,都以读书求学为事业。我们相伴相随的时间最久,如今都已年老,四十多年的时光就像一眨眼的功夫。 唉,咱们先辈们已经离去很久了,但后辈们都能遵守家中的规矩和传统。你科举中第的时间稍晚了些,还在小官职上勤恳约束自己、尽职工作。 咱们家乡的好友如今在朝廷任职,奉了皇帝的诏书亲自书写推荐贤才的奏章举荐你。你这样优秀的人才还没能在朝廷中任职,这次还是要回到川峡地区。 近年来文章的风气颇为颓败萎靡,学校里需要有你这样的人去整顿规范。想要收紧松散的渔网关键在于抓住提纲,想要遏制汹涌的狂澜就得及时放下闸门。 一直以来文坛上不良的风气逐渐盛行,我相信一定会有像陈子昂那样的人才不断涌现。 我很羡慕你家中有高堂慈母,你可以每日陪在她身边,让她展露欢颜,关心她的衣食冷暖。 多年来,你积累了许多精美的书笺和荣誉,以后朝廷的恩书肯定会装满匣子。 当今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太后一心追求国家大治,从多条途径招揽人才,渠道并不狭窄。 读书读到老必然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你可以把心中所学都发挥出来,为国家的太平盛世添砖加瓦。 你就像那千丈高的松木,在雪中依旧保持青翠,怎么会在秋风中感慨自己的衰老与失意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