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蒙轩

蒙轩高占山之垭,其上五顶皆生茶。 仙崖云雾不复见,上峰紫笋今为嘉。 地宜物产种植广,疲民所恃如禾麻。 朝晡衣食足生计,赋税力役供王家。 顷者𪫺人献榷议,百弊滋长多蘗芽。 川驰陆走穷岁月,泣血无告天之涯。 近从吾蜀远秦陜,生意凋落成咨嗟。 天高听卑诏令下,欲使德泽沾荒遐。 使节西来善询度,刬削弊蠧除网罝。 山翁野老尽欣悦,市井歌舞尤諠哗。 凭轩一望快远目,满山和气凝丹霞。 圣君仁政贤臣布,信矣原隰生光华。

译文:

蒙轩高高地矗立在山的垭口处,它上面的五顶山上都生长着茶树。曾经仙崖上缭绕的云雾如今已不见踪影,上峰的紫笋茶如今堪称佳品。 此地的地理环境适宜,物产丰富,种植范围广泛,疲惫穷苦的百姓就像依赖禾麻一样依靠着这些物产。从早到晚,百姓们靠着这些有了足够的衣食,维持生计,还能缴纳赋税、承担劳役来供奉朝廷。 不久前,那奸邪之人进献了茶叶专卖的建议,各种弊端由此滋生,就像蘖芽不断生长。百姓们不论水路还是陆路,终年奔波劳顿,悲痛哭泣却无处申诉。 从我们蜀地到遥远的秦陕地区,百姓的生机都凋零衰败,人们只能叹息不已。好在苍天能察知下情,诏令颁布下来,想要让皇恩润泽到荒远之地。 朝廷的使节来到西边,善于调查谋划,铲除了那些弊病和危害,就像除去了罗网陷阱。山里的老翁和乡下的老人全都欢欣喜悦,市井之中更是载歌载舞,热闹喧哗。 我凭借着蒙轩放眼远望,畅快地极目远眺,只见满山的祥瑞之气凝聚成如丹霞般的光彩。圣明君主的仁政通过贤臣得以施行,确实啊,原野上都焕发出了光彩。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