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君益

朝家设贤科,留意在豪彦。 三道询天人,万言极贯变。 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 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 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 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 亦有附群邪,借以肆绮辩。 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 遂令权贵人,待物少明辨。 概为天下材,皆同秦士贱。 夫君非好名,力学久忘倦。 天资固彊直,道业益丰羡。 纯如后夔音,发若老羿箭。 深有启沃诚,恬无宠荣恋。 时事方艰虞,干心屡告谴。 远忧何时已,长策殊未献。 期君为国医,起疾须瞑眩。

译文:

朝廷开设选拔贤才的科目,把关注点放在那些杰出的人才身上。 用关于天、人、古今三道策问来考察考生,希望他们能用万言文章透彻地阐述贯通事物的变化。 这样做是希望能对国家的治理有所补益,而不是为个人谋求晋升而自我推荐。 糊涂的人很少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对荣华富贵充满了贪婪和羡慕。 他们在讨论学问时遗漏了根本,只注重文章辞藻的华丽绚烂。 把科举当作捷径,凭借此踏上了荣耀的仕途。 还有一些人依附于一群奸邪之徒,借此肆意发表华丽却不实的言论。 他们的内心和行为与真正的贤才截然不同,又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这就使得那些权贵之人,对待人才缺少明辨的能力。 一概认为天下的人才,都如同秦国那些被轻视的士人一样。 而您并非追求虚名之人,勤奋学习且长久不知疲倦。 您天性刚强正直,道德学问日益丰厚令人羡慕。 您的才学纯粹得如同后夔的音乐一般美妙,施展才能就像老羿射箭一样精准有力。 您怀有诚恳地辅佐君王的心意,却能淡然处之,不贪恋荣华宠信。 如今时事正艰难困苦,常常让人忧心忡忡。 长远的忧虑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良策还远远没有献上。 期望您能成为治理国家的良医,即使治疗疾病时会有痛苦的反应(也不要畏惧),定要治好国家的弊病。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