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夕阴敛层空,素月出西海。 寥寥俯仰间,杳不见纤霭。 清光信可掬,璀璨掌握内。 虚庭纵远目,中夜如有待。 念我金石交,轻别己十载。 德音响球琳,道味芬兰茝。 悠然阻声容,况复接言诲。 幽怀愿一写,四顾多泛爱。 回头自珍惜,欲显不如晦。 赖此秋蟾魄,千里共光彩。 思贤摇去意,对景慕良会。 此夕虽圆明,清赏君何在。

译文:

傍晚的阴影渐渐从天空中收敛起来,皎洁的明月从西边的大海升起。 在这短暂的抬头低头之间,周围一片寂静,连一丝细微的云霭都看不到。 那清亮的月光似乎伸手就可以捧取,仿佛能让它璀璨地握在手掌之中。 我在空荡荡的庭院里极目远眺,在这半夜时分好像有所期待。 想起我那如同金石般坚固情谊的朋友,轻易分别已经有十年了。 他的品德如同美玉撞击般悦耳,他的学问就像兰草和白芷一样芬芳。 可如今悠然之间与他失去了联系,更别说再能聆听他的教诲。 我内心的情怀渴望倾诉一番,可环顾四周,大多是泛泛之交。 回头想想还是自我珍惜吧,想要展现自我倒不如韬光养晦。 幸亏有这秋天的明月,能让我们相隔千里却共享这一片光彩。 思念贤友的思绪动摇着我离去的念头,面对这样的景色,我更加向往和他的美好相聚。 今晚的月亮虽然又圆又亮,可一同欣赏这美景的你又在哪里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吕陶

吕陶(一○二八~一一○四),字元钧,叫净德,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全蜀艺文志》卷五三《吕氏族谱》)。仁宗皇祐进士,官铜梁、寿阳令,太原府判官。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又举制科,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商税。哲宗即位,起知广安军,召为司门郎中,擢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元祐二年(一○八七),涉洛蜀党争,出为梓州、成都路转运副使。七年,复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徙河阳、潞州。绍圣三年(一○九六)坐元祐党籍谪提举潭州南岳庙。徽宗即位,起知梓州。崇宁元年(一一○二)致仕(《净德集》马骐序)。著有《吕陶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净德集》三十八卷。《宋史》卷三四六、《东都事略》卷九七有传。 吕陶诗,以武英殿珍版《净德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三本收诗数量稍有不同,以文渊阁本收诗最少,错讹较多。新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