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作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 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 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𫘤,乞者与之见者买。 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 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闲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 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译文:

今天啊,正是三月初三,这大好的春色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剩下的这三分之一春色,又能留存多久呢?我这吟诗的老翁年老多病,对此也无可奈何。 我不禁回想起当年在秦中的时候,那时我正年少,特别喜爱游山玩水。那时的人们仿佛神仙一般自在,手里拿着酒壶,举着花枝,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光。 人们花钱毫不吝啬,就像懵懂无知的孩童,遇到乞丐就慷慨施舍,见到心仪的东西就掏钱购买。每个人都穿着漂亮的衣裳,所到之处五彩斑斓,热闹非凡。 山上和山前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等人们大半都回去的时候,城门都快要关闭了。西溪的柏坡头景色最美,那儿的人家密密麻麻,几乎没有空闲的地方。 还有几处地方,人们早早地就回城了,在清明和上巳节的时候去踩踏那嫩绿的芳草。要是没有疾病和死亡这些事情,人们大体上也就没什么烦恼啦。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