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何哭

谁何哭,哀且危。 白头母,朱颜儿。 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 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 谁何哭,哀复哀。 肠未绝,心先摧。 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 一日一夜闲,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 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译文:

是谁在哭泣呀,哭声既哀伤又带着绝望的悲戚。 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母亲,在悲悼她正值青春的儿子。 儿子忽然撇下母亲离开了人世,母亲觉得自己还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书架上还摆放着儿子生前读过的书,衣箱里还留存着儿子穿过的衣裳。 可是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儿子的模样。 是谁在哭泣呀,这哀伤简直无法停歇。 母亲的肠子还未断尽,可心却早已破碎不堪。 母亲一直把儿子当作自己活下去的依靠,如今儿子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 早上看着别人家的儿子,傍晚又瞧见别人家的孩子。 一天又一夜的时光里,母亲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十次生死轮回,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 您没看见吗?昨夜黄昏时分,周围一片寂静,母亲心中含着辛酸、抱着痛苦,却无人能够知晓她的这份悲苦。 在那个时候,母亲忽然恍惚间忘了儿子已经离世,她倚靠在门边,伸长了脖子盼望着儿子归来。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