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宫教

尧亲其亲,教官得人。 所性忠厚,貌纯气真。 学为耕稼,经为本根。 实之为行,贲之为文。 辞令出口,法度在身。 大学小学,其谁弗循。 循之维何,维义是适。 不骄不肆,无邪无僻。 大者敬义,如汉元王。 小者乐善,如汉王苍。 乐善敬义,何有不臧。 保躬无悔,受福无疆。 无疆之福,维顺维忠。 维忠维顺,维师之功。

译文:

尧帝亲近自己的亲人,现在选拔到了合适的教官。您生性忠厚老实,容貌淳朴,气质纯真。 您把做学问当作耕种庄稼,把儒家经典当作根本。您以朴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文采来修饰文章。话语从您口中说出,自身就带着规范和准则。无论是大学的学子还是小学的孩童,谁能不遵循您的教导呢? 遵循教导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要不骄傲、不放肆,没有邪恶、没有乖僻。在大的方面,要做到敬事和守义,就像汉朝的元王刘交那样;在小的方面,要乐于行善,就像汉朝的河间献王刘德(注:此处原文“汉王苍”可能有误,结合语境推测为刘德更合适,刘德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乐善好施著称)那样。 乐于行善、敬事守义,哪会有不好的结果呢。您能保全自身,不会有悔恨之事,还会享受无尽的福气。 这无尽的福气,源于您的和顺与忠诚。而这份忠诚与和顺,正是您作为老师教导有方的功劳啊。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