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守

齐有高密,有沂有沐。 旁有泰山,莒鲁郊关。 粤有人焉,气清神耸。 立节以高,处义而重。 维节维义,肇自布衣。 根本渊源,所养可知。 以义为文,洪畅精微。 以义持守,隠如坚城。 以义作为,动如精兵。 面有正色,口无谀声。 赤心可割,肝胆可倾。 以义接物,不矜不骄。 以义临民,实庇汝曹。 实康实济,实恺实悌。 民实宜之,实受其惠。 方今天下,虽曰治安。 正在所恤,民有饥寒。 公所往居,岂肯草草。 戒吏侵渔,欲民温饱。 言者为准,行者为表。 维恕维平,除烦去扰。 狼摧其牙,虎缩其爪。 父子室家,足以相保。 作此诗者,岂徒然乎。 庶使其民,传告欢呼。

译文:

在齐国的地域里,有高密这个地方,还有沂水和沐水相伴。旁边是雄伟的泰山,这里临近莒国和鲁国的郊野关隘。 有这样一位贤能的人啊,他气质清逸、精神昂扬。树立的节操高尚无比,秉持的道义厚重非常。他的节操和道义,从身为平民百姓时就已经开始培养。从这根本和渊源来看,他平日里的修养就可想而知了。 他以道义为准则来撰写文章,文辞宏大畅达又能深入精微之处。他以道义来坚守自己的职责,就像那坚固的城墙一样稳如泰山。他以道义为指引去行事作为,行动起来就如同精锐的士兵一般果敢有力。 他面容上总是带着庄重的神色,嘴里不会说出阿谀奉承的话语。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可以为之割舍一切,能把肝胆都倾吐出来表达真诚。 他以道义来与人交往,不骄傲自大,不矜持做作。他以道义来治理百姓,实际上是在庇护你们这些民众。他让百姓生活安康、得到救济,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百姓们确实认为他很合适,也切实享受到了他带来的恩惠。 如今天下,虽说处于安定太平的状态,但仍有很多需要体恤的地方,百姓中还有忍受饥寒的人。您所前往任职的地方,怎么会敷衍了事呢?您会告诫官吏们不要像渔猎一样搜刮百姓,希望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 您说的话就是大家遵循的准则,您的行为就是众人学习的榜样。您秉持宽恕和平等的理念,为百姓除去繁杂的事务和困扰。让那些像恶狼、猛虎一样的坏人收敛其恶行,使父子家人能够安稳地相互守护。 我写下这首诗,难道是没有意义的吗?只希望让当地的百姓传颂、欢呼,知晓您的美德和作为。
关于作者
宋代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