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城北别亲友

朝出北门道,后车何轰轰。 顾皆我亲友,送我胡中行。 置酒古寺堂,劝酌纷纵横。 饮阑眎四坐,悄若意弗平。 试问坐上客,客言安敢承。 谓我自慷慨,固无儿女情。 幸当无事时,奚忽为北征。 怜我不受辱,往拜单于营。 忧我衰病余,跋涉万里程。 二者所不堪,奈何谁使令。 我笑谓坐客,我岂徇利名。 仕既不得已,王命方丁宁。 上羞傅介子,下愧苏子卿。 第结匈奴心,以保先帝盟。 惓惓谢亲友,敢辞釂余觥。

译文:

早晨我从城北的道路出发,后面送行的车辆发出轰轰的声响。回头一看,都是我的亲朋好友,他们来为前往胡地的我送行。 我们在古老寺庙的殿堂里摆下酒席,大家纷纷热情地劝酒。酒喝得差不多了,我环顾四周在座的亲友,他们都默默无言,好像心里很不平静。 我便询问在座的客人,客人们却都不敢直接说出来。他们说我一向慷慨豪迈,本来就不该有儿女情长。只是疑惑在如今太平无事的时候,我为何突然要去北方远行。他们怜惜我不愿受屈辱,却还要去单于的营帐拜见;又担忧我在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之后,还要跋涉万里的路程。这两件事都让人难以承受,不明白是谁下的命令让我去做。 我笑着对在座的客人说,我怎么会是为了追求名利呢?既然出来做官是不得已的事,如今君王的命令又如此恳切。我对上羞于比不上傅介子那样的英雄,对下惭愧不如苏子卿(苏武)那样的气节之士。我只是想缔结与匈奴的友好关系,以此来维护先帝定下的盟约。 我诚恳地向亲友们致谢,然后毫不犹豫地饮尽了余下的美酒。
关于作者
宋代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