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胜之行部浙东还示诗

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 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 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 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 诸山嶙嶙出,委蛇转前驺。 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 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 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 高怀期康乐,遯迹嘉远游。 从容顾宾从,此乐复有不。 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 归来特示我,明珠知暗投。 我本丘樊士,久巳失厥谋。 终无考槃刺,但有伐檀羞。 庶几不远复,未愧公阅休。

译文:

这首诗篇幅较长,以下是逐句翻译: 你本是像洛阳城中那般尊贵的公子,才华和气度堪称天下第一。 听说你从承明观出发,前往东部地区去治理一方诸侯之地。 你身着绣衣,如同从天而降的使者,手持龙节,横跨江面,气势不凡。 你的威严之声如同雷霆般震响,你的恩泽就像银河之水般流淌。 你不屑于和那些只知处理公文的俗吏打交道,与前代的贤才清谈相交。 三月你开始巡视地方,船帆如飞,穿越汹涌的潮头。 沿途群山高耸,连绵起伏,前行的侍从队伍蜿蜒曲折。 众多河流潺潺流淌,汇聚而来,你悠然地驾着小船在江上飘荡。 你既能欣赏山水之美,又能领悟其中的智慧,逍遥自在,忘却了所有忧愁。 你四处寻访,不怕路途遥远,深入探寻,不辞涉入幽静之地。 你怀有高尚的情怀,堪比谢康乐(谢灵运),你遁世远游的踪迹令人赞赏。 你从容地看着随行的宾客,问道:“这样的乐趣还有吗?” 你放声高歌,写下气势宏大的诗句,随从们谁又敢与你唱和呢? 你归来后特意把诗给我看,我深知这如同明珠暗投于我。 我本是隐居山林之人,早就失去了应有的谋略。 我终究写不出像《考槃》那样赞美隐居的诗,只有像《伐檀》中所表达的自愧无功受禄的羞愧。 希望我能迷途知返,这样才不会愧对您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关于作者
宋代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