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送密学施侍郎知杭州

塞外风烟河上尘,归来始觉二毛新。 承明自厌频趋直,沧海还思一濯巾。 幕府旌旗初压境,画船歌吹便行春。 湖山满目旧游在,何日从公醉紫莼。

译文:

在塞外时,那风烟弥漫,河上也满是尘土,经历这些归来后,才惊觉自己两鬓已经添了新的白发。 在承明庐任职时,你早已厌倦了频繁地当值,现在终于又想起要到那沧海之畔,洗涤一下头上的巾帽,享受悠闲。 如今你到杭州赴任,幕府的旌旗刚刚压临杭州地界,那画船上就已经传来歌声和吹奏乐声,你即将去巡视劝耕了。 杭州湖光山色满眼都是,你从前也在此留下过许多游玩的踪迹,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跟随着你,一同沉醉在品尝紫莼的惬意之中呢。
关于作者
宋代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