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送辛有终知鄂州

江汉交流古要津,高牙大旆压城𬮱。 昔尊丞相初开府,今属郎官试治民。 迎路壶浆因问俗,前车弩矢便行春。 由来美化先南国,遗乐犹应咏错薪。

译文:

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渡口,你威风凛凛地带着高官的仪仗,坐镇鄂州城的城门。 从前,这里尊崇丞相在此初次开设幕府;如今,这个地方则交到了你这位郎官手中,让你尝试治理百姓。 百姓们捧着酒浆站在路边迎接你,你借此机会询问当地的风俗民情;出行时前面有弩矢开道,你就这样开始巡视地方。 向来美好的教化都是从南方地区率先兴起的,想必当地百姓还会像古代一样,传唱着如《错薪》这样的诗歌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对你带来的善政加以颂扬。
关于作者
宋代沈遘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越州、杭州。英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因母丧离职,服未竟而卒,年四十。遘与从叔括、弟辽,合称沈氏三先生。有《西溪文集》十卷。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三《内翰沈氏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遘诗,以明复宋本《沈氏三先生集·西溪文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另从《纬略》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