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二首 其一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鱼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王定是非。

译文:

在八月到九月的时候,芦花纷纷扬扬地飘飞着。南溪边有一位老人,结束了一天的垂钓,正慢悠悠地往家走。 秋天的山峦翠色仿佛能滴下来一般,那翠绿的景色映入了老人家中的帘子。他的小船就停靠在栏杆边,云朵轻柔地环绕着,好像舍不得离去。 老人放下手中的鱼竿,沿着一条小小的山间小路走去。他悠闲地梳理着自己那如仙鹤羽毛般洁白的头发,静静地面对着西下的夕阳。 这时候,老人心里想着,真觉得当年的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了。他们本可以隐居山林,却出山为太子的事情去评判是非。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观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