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其一

南州积炎德,嘉树凌冬绿。 薰风海上来,丹荔逾夏熟。 煌煌锦绣林,亭亭翡翠屋。 鹊头烂晨霞,天酒莹寒玉。 流声感中华,采掇如不足。 开元百马死,汉堠五里促。 君王玉食间,此荐知不辱。 迨今糟粕余,犹足惊凡目。 忆初成上林,四方会奇木。 使臣得安榴,天马来首蓿。 拔芽自幽遐,托地幸渗漉。 我欲咎真宰,喟兹限荒服。 将非名实雄,百果为羞缩。 区区化工意,聊尔存众族。

译文: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有着炎炎的热气,荔枝这种美好的树木即便到了冬天依然翠绿。 和暖的南风从海上吹来,红彤彤的荔枝到了夏天就成熟了。 那一片荔枝林,像是色彩绚丽的锦绣般光彩夺目,荔枝树亭亭玉立,仿佛是用翡翠建成的屋子。 荔枝挂在枝头,好似清晨灿烂的云霞,果肉如同晶莹的寒玉,又像天上的美酒。 荔枝的美名传遍了中原大地,人们采摘起来总觉得还不够。 当年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能吃上新鲜荔枝,快马加鞭,累死了许多马匹,一路上的驿站也不断催促。 在帝王享用珍馐美馔的时候,献上荔枝也算是一种不辱使命的贡品。 到如今,即便只是荔枝吃剩的那些看似无用的部分,都足以让普通人感到新奇。 回忆当初汉武帝扩建上林苑,从四面八方汇聚各种奇特的树木。 使臣带回了安石榴,为了得到大宛的天马还引进了苜蓿。 这些植物从偏远的地方被移栽过来,有幸能在适宜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我真想责怪那造物之神,为何要把荔枝限制在这荒远的地区。 难道不是因为荔枝名声和品质都太出众,让其他百果都自惭形秽吗? 这大概就是大自然那微妙的安排,姑且让各种果类都留存于世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