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 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 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 泄云余荟蔚,浮济变津涯。 端木倦游学,朱公精贷赊。 于今富而丽,遗俗俭宁奢。 使辙常交错,京藩倚扞遮。 锄钩非盗用,箫勺换兵拏。 朴直叨三组,工夫尽两衙。 戎容剖符虎,士气肃旗牙。 圜土几无讼,虚庭不禁哗。 对棋销白昼,清啸岸乌纱。 池馆澄潮水,楼谯冠暝霞。 绿梢檐外柳,红朵砌前花。 徙倚危栏峻,行来缭径斜。 巢林安短翼,擅壑愧跳蛙。 夙昔未更事,游谈多自夸。 奏盈方朔牍,书过惠施车。 臧室初縻迹,连城晚拜嘉。 华颠看欲落,病齿不胜龃。 珠琲轻鱼目,桐丝陋马挝。 敢论鸡似凤,愿食枣如瓜。 台妙前辞满,安舆久卧家。 最容高尚志,那肯待青緺。
合加字韵两篇二十四字成一章更互次之咏曹之土风并叙出处寄呈司年职方
译文:
这是一首较长且较为古奥的诗,以下是逐句较为通俗的翻译:
### 首段:曹地历史荣耀
- “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在汉代,曹地被封王,得到尊贵的恩宠;在周朝,这里也获得宗伯的相关任命与重视。
- “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曹地的疆界如同犬牙交错,自古以来基础稳固;人们也像《诗经·麟之趾》中那样,感叹这里的美好与祥瑞。
- “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时光流转,山川地貌随着人间世事变迁,一年又一年,岁月不断累积。
### 次段:自然风貌变化
- “泄云余荟蔚,浮济变津涯”:天空中飘散的云朵,残留着聚集的样子;那奔腾的济水,它的渡口和岸边也在不断变化。
- “端木倦游学,朱公精贷赊”:像端木赐(子贡)那样曾经厌倦了四处游学;而范蠡(朱公)则精通商业借贷之事。
- “于今富而丽,遗俗俭宁奢”:到如今,曹地富足又美丽,但遗留下来的风俗依然是崇尚节俭而非奢侈。
### 三段:地方治理与生活
- “使辙常交错,京藩倚扞遮”:来往官员的车辙常常相互交错,曹地作为京城的藩屏,起到护卫的作用。
- “锄钩非盗用,箫勺换兵拏”:这里的百姓用锄头、镰刀等农具劳作,而不是用于非法之事;礼乐教化代替了战争纷争。
- “朴直叨三组,工夫尽两衙”:我为人质朴正直,有幸得到三组印绶(为官);每天的时间都在衙门里处理公务。
- “戎容剖符虎,士气肃旗牙”:军队中有着严肃的军容,将领被授予虎符;士兵们士气高昂,军旗威严。
- “圜土几无讼,虚庭不禁哗”:监狱里几乎没有诉讼案件,空旷的庭院也不需要禁止喧哗(因为治安良好)。
- “对棋销白昼,清啸岸乌纱”:闲暇时,我与友人对弈来消磨白昼时光;兴致来时,还会潇洒地撩起乌纱帽,畅快地长啸。
### 四段:地方景致
- “池馆澄潮水,楼谯冠暝霞”:池塘和馆舍在清澈的潮水中倒映着,城楼在傍晚的云霞中显得格外突出。
- “绿梢檐外柳,红朵砌前花”:屋檐外的柳树垂下绿色的枝条,台阶前的花朵绽放着鲜艳的红色。
- “徙倚危栏峻,行来缭径斜”:我在高高的栏杆边徘徊,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
### 五段:自我感慨
- “巢林安短翼,擅壑愧跳蛙”:我就像只能在树林中筑巢的小鸟,安于自己的短浅能力;面对那些在沟壑中活跃的青蛙,我自愧不如它们的灵动。
- “夙昔未更事,游谈多自夸”:过去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世事,谈论起来总是自我吹嘘。
- “奏盈方朔牍,书过惠施车”:我曾经上奏的文书像东方朔的奏牍那样多,读过的书籍比惠施的藏书车装得还多。
- “臧室初縻迹,连城晚拜嘉”:起初我在小地方任职,留下自己的踪迹;到晚年才得到一些赞誉和认可。
- “华颠看欲落,病齿不胜龃”:我看着自己头发渐渐稀疏快要掉光,牙齿也生病了,咀嚼东西都很困难。
### 末段:表达志向
- “珠琲轻鱼目,桐丝陋马挝”:我把珍珠美玉看得比鱼目更珍贵,认为桐木做的琴瑟比用马鞭敲击的声音更优雅。
- “敢论鸡似凤,愿食枣如瓜”:我不敢说普通的鸡能像凤凰一样高贵,但希望能像传说中那样吃到像瓜一样大的枣(寓意追求美好的事物)。
- “台妙前辞满,安舆久卧家”:那些高位上的妙职我之前已经推辞得差不多了,现在长久地在家中安享清闲。
- “最容高尚志,那肯待青緺”:我最崇尚高尚的志向,怎么会愿意等待那象征官职的青绶带(指不愿意为了官职而奔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