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范公乐有感

蜀公精思古人为,论乐成书八十时。 那有伯牙为听者,空令一足尚传疑。 羊山巨黍知无用,牛铎遗音自不欺。 便欲祠君从乐祖,出门陈迹奈深悲。

译文:

蜀公(范镇)精心思索古人的行事和学问,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写成了关于乐律的著作。 可这世间哪里还有像伯牙遇到钟子期那样能真正理解他乐律学问的知音呢?以至于关于他乐律学说中的一些内容,还空留着让人疑惑不解的地方。 那些如羊山巨黍(良弓名,这里可能指代看似精妙但不实用的东西)般看似精良的乐律理论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而像牛铎(牛铃,声音质朴自然)发出的质朴自然的音乐遗音,却从不欺人,更具真实的价值。 我真想为您立祠,把您尊奉为乐祖来祭祀,可当我走出房门,面对您留下的这些事迹和著作等陈迹,却只感受到深深的悲叹。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