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旗

玉关归马候全师,虎落无尘指列旗。 壮士欢声歌杕杜,降人破胆望枪累。 禹功远近逾千岁,汉德并容过二仪。 青海远通青冢地,白羊斜界白狼夷。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胜利与国家德化远播的景象,以下是翻译: 玉门关外,等待着全军将士胜利归来,那骏马也随着凯旋的队伍一同归来。在防御工事虎落一带,平静安宁,没有丝毫敌人进犯的迹象,只看到整齐排列的军旗在风中飘扬。 英勇的战士们发出欢快的呼喊声,他们高唱着《杕杜》之歌,抒发着胜利的喜悦。而那些投降的敌人,胆战心惊,望着战场上的枪戟等武器,心中充满了恐惧。 大禹治水、建立功绩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而如今国家的德行就如同大禹的功绩一般,影响深远;汉朝以德治国、兼容并包,如今国家的仁德更是超越了天地的包容。 青海那遥远的地方与青冢之地相连通,白色的羊群在原野上悠闲地吃草,它们的活动范围斜斜地划分出与白狼夷等少数民族的边界,呈现出一片和平宁静又广阔的景象。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