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

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 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 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 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 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 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 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 庶兹咻噢恩,足以苏惸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厘。 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 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 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 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译文:

往年庄稼歉收,几乎没有好年景,今年夏天依旧是灾荒不断,百姓接连挨饿。 疲惫不堪的百姓纷纷离开农田,把东边的田地低价变卖。 道路上到处都是景象,饥饿的人一个挨着一个。 野菜都填不饱肚子,老弱之人个个萎靡不振。 可叹我靠着俸禄生活,不用亲自耕种,每次吃饭时都因此而内心不安。 我空有像仲由那样救济百姓的志向,无奈身份低微,根本无法施展。 下属县城传来百姓的诉状,一份份文书都是苦苦哀求的话语。 奉朝廷之命来核查灾情的虚实,我深知听再多传闻都不如亲自去看一看。 我早早出发去查看桑田,和父老乡亲们约定好见面。 顶着酷热不敢休息,脚上磨出层层老茧也不敢说疲惫。 郊外的原野一片赤红,就像被火烧过一样,连一根麦穗都没剩下。 曾经开垦种植的痕迹都难以分辨,四周长满了带刺的蒺藜。 灾荒确实时常会发生,可那些愚弱的百姓怎么能轻易被欺骗呢? 迎合上级而不顾实情是有罪的,残害百姓的过错应由当政者承担。 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景象,便告知官吏,全部减免百姓的赋税。 希望这一点点的抚恤之恩,能够让那些孤苦无依的人得以存活。 掌管财政的官员急于筹集经费,对利益的算计细致到毫厘。 如今减免赋税和保证经费这两者难以兼顾,这种只顾一切要钱的做法怎么能说是恰当的呢? 子产聪慧地应对各种事务,郑国因此才没有陷入危险。 冯谖烧掉债券,田氏家族才得到人心归附。 仅仅是两个小国家,两位贤士就能做到如此地步。 我当官就要把该做的事付诸行动,意志坚定,就像石头一样不可动摇。 各位都是我的朋友,想必能理解我这份心意,不会认为我做得不对。 应当让那些路过的人听听我这首狂放之诗,了解我的想法。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