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华山

初行江南道,山水皆可爱。 忽见九华峰,瑰奇又堪怪。 去之百余里,青翠若无类。 群山特微茫,屹起视其背。 初疑楚人剑,真能倚天外。 快意入浮云,耻令白日晦。 又如群游龙,垂胡饮江濑。 俯仰令人惊,顷刻千万态。 未知灊与霍,何能配嵩岱。 得无失其真,吾为古人悔。 山中多良田,泉源得灌溉。 颇思藏其间,将家事耕耒。 尘氛未决往,暂若观画绘。 日暮飞鸟还,临风久儓儗。

译文:

我刚开始踏上江南的道路,一路上的山水都十分惹人喜爱。突然,我望见了九华峰,它那瑰丽奇异的样子,实在让人惊叹称奇。 此时我距离它还有一百多里远呢,但那一片青翠之色,在周围山水间显得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周围的群山在它的映衬下,显得模糊不清、微不足道,九华峰就像巍峨地屹立着,俯瞰着群山的脊背。 一开始,我怀疑它是楚国人那能倚靠在天外的宝剑。它仿佛能快意地直入浮云之中,还耻于让白日被阴霾遮蔽。它又好似一群游龙,垂下龙颔上的须髯,在江边浅滩饮水。它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姿态变化万千,让人看了不禁为之惊叹。 我不禁思考,那灊山和霍山,怎么能和九华山相提并论,又怎么能与嵩山、泰山相匹配呢?难道古人没有领略到九华山的真正风采,我真为古人感到遗憾啊。 听说九华山里有很多肥沃的良田,还有泉源可以灌溉。我心里很是向往,想着能隐居在这山中,带着家人拿起农具耕地种田。 可尘世的纷扰让我还不能下定决心前往,此刻只能把它当作一幅画来欣赏。天色渐晚,飞鸟都归巢了,我迎着风,久久地徘徊犹豫,不忍离去。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