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

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 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 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 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 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

译文:

原本像丹桂一样珍贵的东西,如今却只能当柴禾捆起来贱卖;价值连城的白璧,也只能用来换一斗粟米。 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雨水形成的泥沼都快把墙和屋子冲坏了。 那破旧的炉灶里都积了水,都能养鱼了,两天才能煮出一点稀粥。 到这时才明白,像颜回那样箪食瓢饮的人,虽然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却也能自我满足。 我宁愿去读子桑所写的诗,那诗里的情感,像是在歌唱又像是在哭泣。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