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五

齐有梁丘据,晋有乐王鲋。 据能爱晏婴,鲋欲残叔誉。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 景有尚贤志,据逆以为助。 平失宥善心,鲋乃速其去。 毋以据为贤,易地则同趣。 丈夫处世间,必有遇不遇。 岂无觉者乎,正色君亦悟。 区区嬖幸徒,何忍就朋附。

译文:

在古代,齐国曾有个叫梁丘据的臣子,晋国也有个名叫乐王鲋的人。 梁丘据能够敬爱齐国贤相晏婴,可乐王鲋却一心想要陷害晋国的叔誉。 这两个臣子分别在齐、晋两朝得到君主的宠幸,他们侍奉君主只是为了让君主高兴快乐。 齐景公本来有崇尚贤才的志向,梁丘据就顺着他的心意,表面上好像在辅助君主推行尚贤之事。 晋平公失去了宽恕仁善之心,乐王鲋就迎合他,加速了叔誉的离去。 可不要仅仅因为梁丘据表面上敬爱贤才,就认为他是个贤德之人。要是把梁丘据和乐王鲋的处境换一换,他们的行为就会变得一样。 大丈夫活在世间,总会有得到赏识和不被赏识的时候。 难道就没有能看清这其中道理的人吗?如果有人能正色进谏,君主也会醒悟过来的。 那些只靠谄媚而得宠的小人,怎么忍心去和他们结党依附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纳兰青云